首页 > 知识

中国大案录:1987年震惊上海的于双戈事件

更新时间:2024-11-21 20:31:09 阅读: 评论:0

中国大案录:1987年震惊上海的于双戈事件

1987年,上海发生了新中国成立后本地第一宗持枪抢劫银行的大案:于双戈抢劫杀人案。

那是11月13日,一个阴冷的日子,中午时分,在上海外滩的防洪堤前,一个穿米黄色外套的男青年正专注地盯着黄浦江江面上的“荣新”号轮船。

此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于双戈,他准备实施一个在心里盘算了好些天的计划——到“荣新轮”上盗走值班室里的枪支弹药。

于双戈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源于几天前和女朋友蒋佩玲的一场争吵。他曾经是海运公安分局的一名乘警,这工作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胜在体面。可就在两人准备结婚时,于双戈因走私香烟被调离了岗位,去当了一名公交车售票司机。地位的巨大落差让于双戈非常烦闷,蒋佩玲家人那边也颇有微词,劝蒋佩玲别急着办婚礼,再缓一缓。这更加刺激到了于双戈,那天,他冲蒋佩玲嚷道:“你看好,我们的婚礼不会比别人差!”

于双戈没有通天的本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铁饭碗”,既是如此,他要让自己的婚礼不比别人差,就只有从排场上下功夫了。而要摆排场,就得花大量的钱,于双戈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帮不到他,他自己又没多少积蓄,怎么办呢?他想到了抢银行。

抢银行这种“大活”,需要用着顺手的工具,对当过警察的他来说,最好的工具莫过于枪了,于是,他把目光瞄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那里的值班室里常年放着几支枪支和弹药,一旦拿到了它们,再去抢银行,必定事半功倍。

12时50分,于双戈拍了拍背着的帆布包,朝停靠着“荣新轮”的码头走去,帆布包里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旋凿、羊角榔头和老虎钳等工具。

于双戈非常熟悉船上人员的作息规律,他登上“荣新轮”时,正值吃午饭休息的时间,他一路潜到乘警值班室门口都没遇到一个人。可当他从帆布包里拿出旋凿准备撬门时,听见有人朝这边走来,做贼心虚的他吓得腿都软了,忙拐进角落藏起来。

于双戈从来人的声音分辨出,他是“荣新轮”的乘警队长。于双戈不由大吃一惊,之前因为自己走私香烟的事,队长也受到了牵连,于双戈听闻他已经调走了,怎么还在船上?

队长的出现让于双戈犹豫了,他在船上工作时,队长始终把他当兄弟看待,对他很关照,帮了他不少忙。如果这次在“荣新轮”上盗走枪支弹药,队长肯定会受到不小的惩罚,甚至定个玩忽职守罪而入狱。

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于双戈决定改变计划,他待队长走远后,原路返回到外滩,继续寻找机会。下午2时许,另一艘轮船“茂新”号停靠在了码头上,于双戈观察了一阵后,摸了上去,径直蹿到乘警值班室,用工具撬开门,又撬开武器库箱子,将里面所有的枪支弹药都抓进包里,仓皇逃离。

当天傍晚时分,“茂新轮”上的乘警交接班时,发现包括两支“五四”式手枪、一支“六四”式手枪、六个弹夹、268发子弹、一副手铐在内的整箱枪支弹药被盗,惊骇无比,迅速上报了市公安局和市委市政府。

消息传出后,高层震动,这么大体量的军火遭窃,如果不尽早抓获罪犯,势必对社会治安造成极大威胁。

但那时没有密布的天网监控网络,没有先进的痕迹检验技术,任你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也只能按最原始最传统的办法一步一步来分析、摸排。

有人提出,嫌疑人会不会是船上的乘客作案?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乘客不可能精准地知道船上哪里有枪支弹药,况且值班室不时有人员进出,嫌疑人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这样的操作。

基于此分析,嫌疑人更大机率是内部人员,熟悉船只构造,掌握船员作息规律,能充分利用空档时间下手。由此,警方从船长、大副、二副、水手、乘警到伙房、清洁工、锅炉工,对“茂新轮”上所有的职员都展开了细致的排查,最后却一一排除了他们的嫌疑。

这个时候,离枪支失窃已经过去了一天时间,专案组召开紧急会议,商量接下来的侦查方向。大家一致认为,还是要从“内鬼”这方面着手,因为每条船的构造和运行模式基本一样,现在“茂新轮”上职员的嫌疑排除了,就进一步扩大范围,核查其他轮船上的职员。

听到这里,海运分局参与案件侦办的一名同志说:“我想起一个人,会不会是他?”

“谁?”在场的人都期待地看向他。

“于双戈!他曾经当过乘警,熟悉船上的情况。3个月前,他因为贩卖走私烟违纪被调离了岗位,到公交公司当售票员去了。”

专案组大喜过望,决定立即传唤于双戈前来核查,然而,他们一去就扑了个空。

那么,此时的于双戈在哪里呢?

盗枪当晚10点多时,他去了好友徐根宝家里,一进门便压低声音说:“根宝哥,我干了件大事……”说着,他从帆布包里取出了枪弹给徐根宝看,还讲了上船盗枪的经过。

徐根宝吓得倒吸一口冷气,颤抖着声音问:“你……你怎么做这么大的事,这是犯法的呀!”

“可枪我已经偷出来了,你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

“怎么没用?要么你马上去自首,要么把枪还到轮船上去,要么赶快把它们扔掉……”徐根宝是真心把于双戈当朋友,帮他想办法。

于双戈下了好大决心才做这件事,当然不肯轻易放弃,在他看来,只有这条路能帮他快速地翻身,实现人生目标。但于双戈知道徐根宝的性子,担心他扭着不放,就假意答应道:“根宝哥,我准备去一次南通,在那里做点生意,我偷枪是准备防身的,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乱用,等我回来后就把枪扔掉,你看怎么样?”

徐根宝听他这么说,脸色缓和了些,于双戈这才提出此行来的目的:“根宝哥,我做生意还差几百元钱,你能不能借我,我回来就还你。”

徐根宝爽快地答应了,按于双戈提出的数目给他拿了钱,于双戈走时,徐根宝再次叮嘱他不要使用那枪支,等回来就扔掉。徐根宝没有想到,他为了所谓的朋友义气,触犯了包庇罪,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更引发了后面的悲剧。

于双戈找徐根宝借了五百元后,偷偷回了趟老家,把钱从门缝塞了进去,这是他给自己留的“后路”,万一计划失败,自己肯定无法再回来,这钱就留给父母养老了。

11月14日上午,一夜没睡的于双戈拿着枪出了门,开始寻找作案目标。时值中午,于双戈走到了东体育会路,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储蓄所,遂走了进去。

储蓄所里有一男一女两个职工,男的身材强壮,于双戈不敢贸然行动,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既为平复一下紧张的心情,也想观察观察动静再说。

两个职工在柜台里点着钞票,一把把花花绿绿的票子刺激着于双戈的欲望,不断坚定着他的信心。就在于双戈盘算着应该怎么动手时,男职工招呼他说:“现在是中午休息时间,我们要关门了,有事请下午再来。”

于双戈朝他古怪地笑了笑,转身出了门,他刚才已经透过玻璃看到了,储蓄所后面有个后门,他们既然要关前面的铁门,肯定会打开后面的门,而后面行人稀少,正适合动手。

出了大门,于双戈立即小跑着绕到后面,躲在一个角落处观察,不一会,那个男职工打开后门出来走了。于双戈见准时机,迅速走过去,一手握枪,一手敲了敲门。

“谁呀?”女职工问。

狡猾的于双戈连忙掐紧喉咙装成女人的声音:“是我呀,妹子,你邻居。”

女职工不疑有他,打开了门,于双戈趁势将其拉开,女职工见是个陌生人,本能地想关门,但为时已晚,她哪里挡得住一个亡命之徒的蛮力。

于双戈推开门后,用枪指着她脑袋,威胁说:“不许出声,要喊就打死你!去打开保险箱!”

面对枪口,尽职尽责的女职工丝毫不惧,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喊声:“抓强盗啊!来人啊……”

只听“砰”的一声,慌了神的于双戈一枪正中女职工头部,她倒在了血泊之中……枪响也惊动了附近居民,有女邻居从房里走出来瞧个究竟,刚出门就撞上了满脸杀气的于双戈,他用枪指着女邻居说:“不干你的事,回去!”

女邻居吓傻了,双腿不听使唤,于双戈不管他,直接跑了,女邻居看见,另外有两个男子似乎和他往同一方向而去。当日下午,虹口区一家五金店发生了另一起抢劫案,3名歹徒闯进店里抢走了店里的1000元。目击者描述看到的三个抢劫者体貌特征和女邻居看见的储蓄所抢劫案很像,一时间,民众都以为它们是同一伙人所为,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刑侦民警在储蓄所血案现场找到了一枚“五四”式弹壳,提取到了一枚嫌疑人指纹,经比对发现,其与五金店案件中的痕迹不相匹配,走访了解到,女邻居看到的两个男子系隔壁外语学院的教师,他们只是碰巧在那个时间出现在嫌疑人逃窜的方向。

当该案消息传到“茂新轮”专案组时,侦查员对现场的“五四”弹壳极为敏感,高度怀疑该案系盗枪嫌疑人所为,遂要求串并调查。

几乎同时,按海运分局人员提供的线索,专案组从于双戈家中搜出“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248发,确定了其盗枪嫌疑,并提取到了他的指纹,经与储蓄所现场找到的指纹比对,确定系同一人所为。

接下来,抓捕携枪外逃的于双戈成了上海警方的头等大事。

于双戈盗枪的最初目的是为自己壮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不仅没抢到钱,还杀了人,那日犯案后,他一路狂奔到街上,随机跳上了一辆公交车。

他的心情非常复杂,既紧张又害怕,这时,他想起了女朋友蒋佩玲。黄昏时分,于双戈来到蒋的工作单位,把自己抢银行杀人的事告诉了她,还问她愿不愿意一起逃离上海。

厂里传得纷纷扬扬的银行抢劫案竟然是自己的恋人所为,蒋佩玲先是吓了一跳,但她和于双戈感情深厚,加之听闻于双戈说是为了给自己办一个豪华的婚礼才去抢劫,缓了两分钟后,她郑重地说:“我是你的人,我说过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我陪你一起跑,也好有个照顾。”

蒋佩玲的表态让于双戈放下心来,他们甚至还设计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先回家,于双戈收拾东西,蒋佩玲叫一辆出租车在家附近等着……

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施,原因是两人到了于家后,蒋佩玲去叫车了,而于双戈看到弄堂口多了几个陌生人,此时的于双戈已是惊弓之鸟,他怀疑那些人是便衣警察,于是,顾不得和蒋佩玲的约定,拔腿就跑了。

当过乘警的于双戈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他跑了段路后,先是拦了辆出租汽车到老西门,担心后面有“尾巴”,又换了辆出租车到曹家渡,下来后还是不放心,再拦车到华亭宾馆。几个弯转下来,他没发现有人跟踪,这才往西南方向走路,一直步行了4个多小时,天蒙蒙亮时到达了莘庄,搭乘长途汽车到闵行,然后转车到南汇县,又上了去金山县的车。

到了那里,于双戈刚想松口气,忽然想到公安机关肯定会发出通缉令和协查通知,通缉令里会有他的体貌和穿着特征。想到这里,他就近找了个服装地摊,买了件蓝色制服和一条军裤。

换了衣服,于双戈还是不敢停留,又上了一辆去金山枫泾的长途车,再坐上去嘉兴的长途车。这么一折腾,已经是15日傍晚了。于双戈一整天没吃过东西,买了个粽子在街头胡乱吃了起来,吃的时候看到两个巡警,吓得差点噎着,他心里一颤:万一被巡警盘查,自己转了一整天的长途车不是前功尽弃了?

于双戈决定找个旅馆住宿,那时还没有完善的户籍制度,可以凭单位开具的工作证从事一些活动,可于双戈从口袋里掏出工作证,看着上面的名字很是碍眼,尤如捏着只烫手的山芋。

时间紧迫,他没法就地找个工作证,于是,他在“于”字下面加上一画变成“王”,又在“戈”字旁边加上一竖和扎勾变成“划”。就这样,工作证上的于双戈变成了“王双划”,他凭着涂改后的工作证住进了一家小旅馆。

第二天,于双戈又从嘉兴乘长途车到了海宁。他到这里是有特殊目的的,他对那张涂改过的工作证不放心,感觉早晚会被人识破,与其这样,还不如彻底改变自己的名字和工作单位。而这里有他一个好朋友,能帮上他这个忙。

于双戈对朋友说,他要去宁波出差,走的时候匆忙,把单位开好的介绍信忘记在家里了,让朋友帮他弄一张空白的介绍信,免得白跑一趟。那时信息传递很慢,朋友全然不知道于双戈在上海犯下的大案,真给他搞来了一张空白介绍信,于双戈在姓名一栏里填上了 “杜卫国”,带着它从海宁坐火车到了杭州,当晚又来到宁波,住进了天一饭店。

姓名改了,服装也换了,直到这时,于双戈才有了久违的轻松感与安全,他甚至以为,从此以后,只要隐姓埋名就再没谁能注意他了。然而,他算尽了所有的机关,唯独在一个小细节上疏忽了。

这个“细节”来自蒋佩玲,蒋佩玲曾经带于双戈去过宁波的姑妈家,而上海警方在追踪于双戈逃离轨迹时,发现他的逃窜方向与宁波吻合,民警就想,于双戈这么看重和蒋佩玲的感情,会不会到她姑妈家去呢?基于此,警方安排了便衣,日夜在蒋佩玲姑妈家外蹲守。

结果,于双戈还真去了蒋佩玲姑妈家,他谎称自己到宁波出差,特地来看望姑妈。为了确保民众安全,警方没有马上动手,而是等到于双戈走出蒋佩玲姑妈家时,才突然闪身出现,将他团团围住。

看着尤如从天而降的“神兵”,于双戈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了,他没有反抗,颓丧地耷拉下了脑袋。

1987年12月4日,法庭公开审理于双戈盗窃枪支、抢劫银行案,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同年12月9日,蒋佩玲和徐根宝包庇案开庭审理,并通过电视直播,引起了轰动。

庭审中,蒋佩玲完全呈现出一副弱者姿态,并称:“我想着自己终归是他的女朋友,因此,在案发后才愿意和他一起逃走,一开始还极力隐瞒他的潜逃方向……”戴着眼镜的徐根宝在法庭上也是一副老实人模样,称自己不出卖于双戈是因为“讲义气”。

此后,“娶妻要娶蒋佩玲,交友要交徐根宝”的民间传言在上海滩风行。官方报纸及时发文对此现象进行了严肃批评,认为蒋佩玲徐根宝二人法律意识淡薄,包庇纵容犯罪分子,给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不应当成为学习和效仿榜样,并以“嫁人不嫁于双戈,交友不交于双戈”的句子结尾,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算是费尽了苦心!

本文发布于:2022-09-12 14:3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bsyshop.com/ask/xinxi/82/3796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案   上海   中国   事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